兩地教育交流 合作空間巨大

  • 刊登日期: 2025年4月16日
  • 文章來源:
    香港教育研究交流中心,2025-04-07

日前,香港與內地教育教學研討會暨傳統愛國學校內師計劃二十周年慶祝活動在深圳市寶安區海韻學校舉行,該活動由深圳市關工委擔任指導單位,香港教育研究交流中心、香港華夏教育機構主辦,深圳市寶安區關工委擔任支持單位,寶安區關工委、寶安區教育局關工委、香港教育科學研究院、寶安區教育科學研究院協辦,深圳市寶安區海韻學校承辦,教育部港澳臺辦舒剛波副主任、深圳市關工委陳彪主任(原深圳市副市長)、中聯辦教科部何金暉二級巡視員親臨主禮和頒發感謝狀,儀式後有主題報告和論壇沙龍,出席的粵港教育工作者有一百二十多人。活動旨在回顧香港傳統愛國學校內師計劃的實施經驗,探討未來的合作發展模式,總結香港和深圳二十年來教育交流和合作的成果,進一步推動香港與內地的教育交流合作,為教育強國事業貢獻力量。

 

 

早在2003年,在內地有關部門的支持和指導下,上海市特級物理教師、特級中學校長張茂昌,廣東省特級小學數學教師苗麗痕應邀來到香港傳統愛國學校進行教學交流和協作,他們與香港同行一起集體備課,觀課評課,指導年輕教師,交流學校管理的經驗等,貢獻良多。當年受教過的青年教師後來都成長為科主任、副校長和校長,還有多人榮獲了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濃濃的師徒情也綿延至今。這是香港與內地教育界進行深度交流協作的首創之舉,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義。

 

 

自2004年9月起,在深圳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援和積極配合下,深圳市共有十六名優秀教師先後來到香港傳統愛國學校「傳經送寶」,進行專業交流和協作,他們是深圳中學的吳敬東、王紅玲、許揚,深圳實驗學校的程學軍,教苑中學的張志紅,翠園中學的朱碧波、錢冰山,北環中學的曾彥玲,蓮花中學的王志豔,育才中學的周建川,寶安中學的何雲、李顏靜,龍崗初級中學的李榮華,田東中學的梁德勇,深圳小學的劉明華,南油小學的項慶慶等。他們在香港交流的時間大都是一年,有的是兩年,個別的甚至長達兩年半之久。 在當時香港特殊的政治生態和社會環境里,他們能夠融入香港社會,不辭辛勞,克服重重的困難和挑戰,經受住了考驗,表現出色,展現了內地優秀教師的精湛業務素質和優良精神風貌; 他們跟香港同工一起攜手集體教研,示範教學,培訓教師,專業交流,國情教育,為傳統愛國學校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創建一流特色學校做了大量的工作,成效顯著,普遍獲得了香港學校師生們的一致肯定和高度讚賞。

此項計劃雖然只有三至四年,但卻為我們中心後來從事大型兩地教育合作專案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我們交流中心從2008年開始至今以香港教育研究發展中心的品牌連續十七年承辦了教育部港澳台辦與香港教育局的大型合作項目「內地與香港教師交流及協作計劃」,該計劃二十年來先後有八百多名內地專家教師獲選派到香港,進行為期一年的交流協作,香港大約有一千五百多所學校從中獲益。

揭開港深教育交流序幕之後,我們交流中心先後為深圳市寶安區,龍崗區,南山區,福田區,羅湖區等承擔了中小幼校園長,骨幹教師,教壇新秀,後備管理幹部等香港培訓班,加上其它省市區教育部門的委託,我們中心在香港合共培訓了三千多名內地各級各類學校校長和骨幹教師,為內地教育的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這十八名內地專家教師回到各自的工作崗位后,依然跟香港學校的校長,主任和老師保持著密切聯繫,在締結姐妹學校,師生互訪,教學研討等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成績有目共睹。 例如:曾彥玲老師由香港回到深圳後由副校長晉升校長,她的學校北環中學跟香港福建中學(小西灣)建立姐妹學校,十九年來師生互動持續不斷; 她擔任福田區教育局國際交流負責人,積極推動福田區跟香港的教育交流合作,使福田區成為深圳市跟香港締結姐妹學校最多的區; 李榮華老師表示她在香港的兩年交流,開闊了視野、擴大了人生平臺,讓她從一個普通的語文學科教師成長為一個校長老師的導師、家長培訓師,並組織了許多龍崗區校長和教師到香港進行培訓學習; 何雲老師將在香港學到的教育理念和經驗積極融入到自己的學校管理中去,成功創辦了海韻學校,如今擔任海韻學校集團的書記,在推動海韻學校跟大灣區的教育合作方面做得有聲有色,亮點紛呈。

健康靠運動,朋友靠走動。我們中心跟十八名內地專家教師之間也一直來往互動,保持著深厚的戰友情。一年香港緣,一世香江情,不是親人勝似親人。

加強香港與內地的教育交流合作,意義重大,影響深遠,也能造福兩地的莘莘學子,助力教育強國的建設。飲水思源,喝水不挖井人。可以說,二十年前實施的香港傳統愛國學校內師計劃,是大灣區教育合作的先行者和典範,在推動兩地教育文流,文化傳承和民心相通等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這十八名內地專家教師是兩地教育交流事業的拓荒者、參與者、見證者和友好使者; 他們的的貢獻,不應該忘記,也不能忘記! 值得我們點讚,向兩地教育交流先行者致敬! 

在大灣區建設正如火如荼的今天,為兩地教育交流提速正當其時,雙方互利共贏的合作空間巨大。展望未來,我們希望兩地的教育工作者通力合作,開拓進取,承上啟下,繼往開來,進一步推動香港和內地的教育交流,不斷取得新的更大的作為,共同促進兩地教育的發展,為教育強國事業貢獻力量,講好香港故事,講好大灣區故事,講好中國故事。     

 

 

作者: 香港教育研究交流中心總幹事、香港華夏教育機構秘書長詹華軍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